第170章 救人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那鞋还穿在人脚上,一个女子倒在干草丛里。
宋大海上前探了探鼻息:“还活着。”
两人把人从干草丛里挪出来,才看清这人的样子。
穿的极其单薄,身体被冻得有些僵硬,头正好摔在泥坑里,脸上都是泥,但还是能看出来,脸上有大片的烧伤,毁了容。
倒像是逃难过来的。
“爹,先把人抬上车吧。”
他们正好要去江宁县,到时候送医馆。
宋宁在车里撩开那女子的衣服看了一眼,衣服下面的皮肤除了冻伤,还有一些旧伤,触目惊心,也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到了江宁县,先去的医馆,医馆的人帮着把人抬下来。
大夫过来只看了一眼,就皱起眉头。
“这是如何伤的?”
“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是在路上救下的,还活着,就赶紧送来了。”
大夫吩咐一旁的药童:“去把慧娘叫来。”
药童退了出去,没一会,一个打扮精干,头上围着头巾的妇人就走了进来。
“这个病人你来看吧。”
大夫撩开门帘和药童走了出去,屋里算上宋宁只剩下三个人。
那名叫慧娘的大夫上前把了脉,和刚才那个大夫一样,都皱了皱眉。
慧娘从药箱里拿了一把剪刀,将女子的衣裳剪开,露出身上的伤。
宋宁这才看见,女子身上的伤远比她之前看到的还要重。
慧娘轻轻的清理了伤口,皮肤上的伤逐渐清晰起来。
“她身上除了烧伤还有鞭伤,以及一些其他伤口,应该都是被打的。”
“她身上的伤估计不好除,有些坑坑洼洼的地方,应该是当初化了脓烂了,恐怕好不了了。”
慧娘一边检查,一边说着女子的情况。
“身上还有不少冻伤,不过应该没有性命之忧。”
说罢,看向宋宁:“确定要治吗?治的话我就用药。”
这人毕竟是宋宁捡来的,这一身的伤,银子少了治不了。
“治,大夫尽管用药。”
听到宋宁叫大夫,慧娘愣了一下,然后笑了:“这么多年,你还是第一个叫我大夫的。”
这个世界,女子行医,没有叫大夫的说法,一律都叫医女。
好在如今女子行医没有那么多规矩,为了方便女子看病,每个医馆都会有一两个医女。
虽然大家都知道医女也是治病救人的,干的是大夫的活,但从称呼上来说,就是没有大夫两个字受人尊敬。
宋宁清亮的声音响起:“只要是治病救人的,都是大夫。”
慧娘低头笑了笑,没有再说话。
宋宁看慧娘娴熟的为床上的女子处理伤口,就悄悄的走了出去。
刚才的药童还在外面守着,宋宁上前道:“我有事出去一趟,一会就回来。”
宋大海看着骡车等在外面,见闺女出来,赶紧问:“咋样?”
宋宁叹了口气:“伤得很重,不过要不了命,大夫正在上药。”
“爹,您先去把东西送了吧,我在这守着,您忙完之后来这找我。”
“嗳,你一个人小心点。”
“放心吧。”
宋宁返回医馆,慧娘还在上药,见她进来,叮嘱了一声:“她现在上了药还不能动,一会我开个药方,先煎药,看看能不能咽进去。”
“你要是不方便照看就先回去,医馆有专门看护病人的人,就是要花钱。”
宋宁确实不方便留下,让以管理的人照顾也好:“没问题,把人照顾好就成。”
慧娘见这小姑娘回答的这般爽快,看来是不差钱了。
给女子盖了一层薄薄的被子,笑道:“跟我来吧。”
大夫开了药方,宋宁付了五两银子,剩下的就不需要她操心了。
除了医馆,不得不再一次感叹,有钱真好。
宋宁去了一趟云秀坊,刚进门,一眼就看到谢临洲站在店里,吓的宋宁赶紧退出去,绕到了后门。
她都忘了,谢临洲现在住在江宁县。
从后门进去,宋宁在后面等了一会,老板娘就走了进来。
“刚才那人是做什么的?”
“他呀,就是买棉花的那位公子,那可是个大主顾,又来买棉花的。”
“又要买?”
老板娘点点头:“是,这回要一千斤。”
宋宁皱起眉,年前就要了不少,这次又要?何况现在眼看天气就要暖和了,要棉花做什么?
不过有钱赚,她也没有多问。
宋宁不知道的是,现在京城,她的棉花,早就成了抢手货。
上次谢临洲带回去的那些棉花,被府里的嬷嬷发现之后,就立马上报给了嘉宁公主。
嘉宁公主一听还有这等好东西,马上让人呈了上来。
荣国公府自然是买得起棉花的,但是吧,和别处一样,他们晋朝的棉花得从邻国买,可是邻国又怎么会这么轻易就把好棉花卖给他们。
所以,每年晋朝都会用更多的其他物资去换。
但就算是邻国最好的棉花,也是有杂质的,和眼前的这种没有任何杂质的棉花没法比。
“这些东西哪来的?”
“回公主,是少爷带回来的。”
“快,快把临洲叫来!”
晋朝每年冬天都因为这件事犯愁,一到秋天,皇帝陛下就开始唉声叹气。
谢临洲从外面进来:“母亲,您找我?”
嘉宁公主激动地起身,指着桌子上放着的棉花问:“临洲,这些你从哪来的?”
“买的。”
嘉宁公主狐疑:“买的?晋朝买来的棉花不是都先来京城吗?而且都是记录在册的,你从哪买的?”
谢临洲也没瞒着,就把事情说了。
听过之后,嘉宁公主也拿不定主意。
“临洲,那这件事,要不要告诉你舅舅?”
谢临洲拿回这些棉花,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然后,谢临洲就把东西呈到了皇帝陛下的案头上。
皇帝激动啊,立马要走一半,并且让谢临洲看着办,只要对方靠谱,能供的上来,就大量收购。
然后,事情就传开了。
都知道荣国公府有了质量更好的棉花,都在打听门道。
后来又赶上下雪,谢临洲正好两件事情一起办。
“那公子说了,想见你一面。”
“见我?”
宋宁现在不想见谢临洲,要是被发现,她要怎么解释?
不行,谢临洲那人聪明的很,稍有不注意,就会被装进套子里去。
宋宁想了想,又拿炭笔在纸上写了什么,然后交给老板娘:“派人把这个送到城东的谢宅。”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