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导火线出战争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要说一众皇子公主公适龄的也就太子辞钰,昭和公主以及五皇子洛千榭。
然而,洛千榭帝王早就放弃了。
到如今,只剩昭和尚未婚配。
连着几日,宋贵妃都召见昭和,可惜母女俩都是倔脾气,闹得不欢而散。
就在康文帝请林皇后为昭和相看合适的男子时,谁知恰巧昭和的嫡亲外祖母终年了。
这件事就这么搁浅下来。
虽说无公主为臣子守孝一说,但这一两年内最好无婚事发生。
二月新春,春节悄然而至。
爆竹声噼里啪啦,响彻云霄,整个元颂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淮南王府长子的婚事定在今年七月,比太子大婚早了十五日,俩人的婚事凑得紧,喜事连连。
无意在晚膳中聊到这个话题时,洛少憬还有几分不自然。
洛宛笑着拍拍洛少憬的肩膀,“大哥,先婚后爱,很好的。”
这几个字烧弄得洛少憬的脸颊烧了一个晚上。
年夜饭后几日,司农寺少卿之女姜汀溪应邀来至春景轩,与未婚夫一同吃茶看戏。
咿呀呀的伶人在舞台上唱着保家卫国与抛头颅洒热血。
将士战死,将军重伤,收复国土,名扬天下。
洛少憬是个闷葫芦,戏倒是没看多少,话也说不出口。
最终,率先开了口的还是长得端庄大方的姜汀溪。
“最近京中梨园里唱的似乎都是关于保家卫国。”
洛少憬垂眸轻声道:“到底是因为倭国行径不妥,这才有了近日的梨园戏。”
梨园伶人们将战场上的慷慨悲壮演绎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更令人为之动容,从而心中燃烧起拳拳的爱国之情。
姜汀溪点点头,“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点到即止的诗句,才情显露却不卖弄。
今儿的姜汀溪一袭月白紫绣并蒂莲浣花锦大袖衣,莹白刻丝团花蜀锦齐腰襦裙,衣袖上还绣有朵朵淡粉荷花,一头乌黑柔顺的墨发上不过用两支金簪固定,其中一支玉蛙玛瑙鎏金簪。
简约大方,端庄得体。
但又能看得清她在这一身上用的细心。
荷花,寓意和睦,家和万事兴,是对淮南王府的含蓄赞美。
玉蛙鎏金簪,玉是称赞了淮南王府有如玉佳子。
而蛙则是寓意多子多福,相夫教子。
心细如丝的洛少憬若无其事收回了视线。
偏生耳根红得过分,一阵一阵滚烫得他甚至不敢伸手触摸。
无端的,洛少憬回想起前儿晚膳时洛宛说的那几个字“先婚后爱”,之后,无论这出戏有多精彩都拽不回某人早已飘远了的心神。
分明是美好佳节,但总有不知死活的倭国再次撞了上来,接二连三挑衅元颂临海的百姓。
康文帝嗤笑着压下了折子。
任由倭国蛮横无理的名气通通口口相传与“推波助澜”下传了出去,传到元颂九州,传到西域、北漠、白国与蛮夷。
与此同时,元颂大度宽容也传开了来。
加之元颂帝王“柔声”希望倭国百姓止手,奈何倭国皇室视而不见,甚至沾沾自喜。
至于到底是不是在报于元颂没有受到贵宾级待遇就不得而知了。
待消息传到盛京时,百姓们议论纷纷。
“为何我们要忍气吞声?!”
“听闻那劳什子国家的人在我元颂临海郡县吃霸王餐,抢夺粮食,宛如完全不通文墨的野蛮人!”
“唉,据说在倭国饭都吃不饱,难为了他们。”
“难为什么难为!难道这是他们干下这种事的借口?!”
“咱元颂以德服人,以理服人。”
“呸,按我来说,还是拳头最管用!”
······
洛宛本以为最早会是今年八月开战,毕竟要在太子大婚后才稳妥。
然而洛宛还是低估了康文帝的耐心。
以扬州临海的渠霞郡海城一个稚儿被倭国人民玩弄致死作为导火线,轻轻一拉,便彻底惹怒了海城百姓。
哪怕是县令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矛盾发生点后也来不及了,孩子被一群倭国人活生生捅死了。
要知道,在元颂以子嗣最为大。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海城暴动起,暗地里推波助澜的人不在少数,一个接连一个女人、男人怒不可遏,揭竿而起,拿刀的拿棍子的,尽数使在海城倭国人身上。
而海城距离倭国一段海洋的距离,坐船不过八九天而已。
倭国人奋力狡辩顽童抱有恶毒之心,撞了人却不道歉,而他们正是为元颂除害!
海城的倭国人反抗,海城的本土人杀红了眼。
硬生生打闹了五六日后,场面就要控制不住了,此时康文帝似乎才反应过来。
无辜百姓在国土之上被残忍杀害,既无赔礼道歉,还口出狂言,他这个帝王又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
更叫帝王“痛心”的是倭国皇室不以为然的态度,于是明黄色的圣旨连带着两位大将军、两支精兵快马加鞭到达了海城。
才两支精兵?!

就在百姓对帝王之意不甚明白、准备生出怨怼之心时,数万善浮水的将士整整齐齐快马加鞭从虞城赶到海城。
浩浩荡荡,扬起万千尘埃。
整齐有致,暗沉的盔甲在日光照射下反射出冰冷的光芒。
面无表情,肃杀冷静。
这场蓄谋已久的战争终于拉开了序幕。
临海虞城的将士、繁华临城的银子、富足萧城的粮草、以及联结了五座临海城池造就的战船,最后是从盛京大老远送来的火药。
百姓瞠目结舌,紧接着而来是难以言喻的欢喜激动,以及一丝微不可察的对战争的恐惧。
大将军王勐素着一张脸,高高坐在马背上,目光清明,洪亮的嗓音震得海口边上的百姓都安静了下来:“咱们元颂乃礼仪之邦,是以对于倭国如匪徒般的行径一忍再忍,而我们的忍让没有让他们收手,甚至是得寸进尺残害我国百姓!”
“而当今圣上心系百姓,心系大家啊,听闻稚儿无辜被害,而倭国皇室的不作为后不过两刻钟后就下令了攻打倭国的命令!”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但此次不需要那么久!因为有伟人发明了火药!让咱们能以最少的伤亡荡平倭国!!”
“圣上万岁万岁!!”
随着大将军王勐洪亮震天的一句万岁,所有人都情不自禁跟着喊起了万岁。
士气如日中天,震撼人心。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