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别样清穿团宠路:抱着四爷喊祖宗 > 第110章 这道选择题,你要谨慎作答

我的书架

第110章 这道选择题,你要谨慎作答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那门庭冷落车马稀的,让十四打门口路过都心生恻隐,恨不得即刻往皇阿玛跟前为两个哥哥求情。
早得了金玉嘱咐的十四福晋见状赶紧拽了拽他袖子:“爷冷静!格格可是严正声明过,不妨碍您交友与选择跟哪个兄弟好的自由。”
“但她是旗帜鲜明的四爷党,绝不允许任何人在四哥的大喜日子与他添堵。”
“否则就算四哥宽宏大量,她也会跟那人割袍断义。”
要表妹师傅还是两个哥哥这道选择题,望您谨慎作答。
十四:……
他能怎么着呢?
只能在心里默默跟八哥九哥道个歉。
弟弟人微言轻,求情不一定好使。但一定会惹怒小表妹,让她再也不认我这个小表哥了。
这么可怕的结果摆在面前,十四脸都绿了。
没好气地瞪了自家福晋一眼:“好好的参加生辰宴,你说这些乱七八糟的做什么?爷素来与小表妹一派,哪里会做让她不悦之事?”
夫权大于天。
就算明知道他在扯谎,十四福晋也得配合轻笑:“是是是,您与格格一向亲厚,妾身多嘴多舌了。”
咳咳。
十四脸上一红:“那倒也没有。小表妹说过福晋心里有爷,才会事事处处为爷考量着。这是爷的福气,该珍惜着些才是。”
“道理爷都懂的,只是爷性子急。总是少了几分温柔,福晋莫与爷一般见识才是。”
十四福晋满脸讶然,继而轻笑:“爷多虑了。您对妾身,在一众皇子中也是拔尖儿的。能被赐婚与您,是妾身福气。”
不然像五嫂、七嫂那样,不是没进门爷就有了真爱侧福晋,就是连个管家权的毛都摸不着。
日子可就真的没法过了。
相比之下,十四爷很好,但感谢格格让他变得更好。
因着这份感激,稍后在圆明园相见的时候,十四福晋对金玉原就热情的态度更真挚了几分。
让金玉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过太后和皇帝驾临,她也没功夫想那些杂七杂八便是。全程陪着太后,务必让她老人家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至于冬日草木枯萎,园中景致大减?
不存在的!
金玉现代穿越而来,可知道如何展现冰雪之美了。
正巧前些日子天降大雪,她赶紧张罗了些个能工巧匠们日夜赶工。什么冰雕、雪雕的,都搞起来,直接来个冰雪大世界。
才一进大门,旁边一左一右就是两根晶莹剔透的擎天玉柱。
上面活灵活现地雕着四爪金龙。
旁边还有各色冰灯、雪雕景致等。赶着天公作美,连花树上都结了一层厚厚的雾凇。
放眼看去,满世界银装素裹、晶莹剔透。
美得让人舍不得眨眼。
太后激动得飙出一串蒙古语:“长生天啊!哀家这真不是来到了龙王爷的水晶宫吗?也不知是何人,竟有如此巧思。”
四爷笑着用蒙古语回答:“皇玛嬷,这不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么?”
又双叒叕被指出来的金玉含笑行礼:“娘娘过奖,金玉最多也不过出点主意而已。多亏王爷和福晋信重,一应匠人们手艺卓绝又兢兢业业。”
太后微笑摇头:“你这丫头什么都好,只是过于谦虚。”
皇额娘都已经赞不绝口了,康熙还能怎么着?
当然赏赏赏。
毕竟他也觉得金玉巧思,这布景别开生面。
最难得的是,这丫头还不骄不躁。只说自己年轻浮浅,需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优秀让康熙都有些遗憾。
偏生她与老四是亲表兄妹,又有那么多数据表明近亲成婚有碍子嗣。否则这丫头若真当了老四侧室,日后的孩子得多聪明灵秀啊?
可惜。
这恨不得当场给自家大孙女配一个非近亲适龄皇子的架势可把四爷吓坏了!
赶紧开口:“皇阿玛慎重!您忘了?那丫头是个死心眼的,早早放话,要么不再找,要么一生一世一双人都是基本条件。”
“就算她不能生,也绝不允许男方为绵延子嗣而纳妾呢!”
为了从根子上杜绝皇阿玛某些要不得的想法,四爷可努力。就赌隔壁郭络罗氏那块皇家滚刀肉之后,皇阿玛见不得这款儿,也舍不得委屈任何一个儿子。
父子多年,康熙能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二话不说抬手一巴掌就拍在了他脑门上:“朕慎重什么慎重?如今又不是国朝初年, 未入关时候。金玉再好,到底做过你格格,如何能再许其余皇子甚至宗室?”
心里的大石头陡然落地,四爷笑得格外真诚:“皇阿玛英明,是儿子欠思量了。”
康熙白了他一眼,继续往前面赏景。
心里却不可避免地浮上了几丝疑云:老四好像特别排斥金玉嫁入皇家,刚刚甚至十三都松了口气。
老四、十四是那丫头近亲,其余皇子宗室等可不是。
那他们在排斥个什么劲儿?
别家才俊再好,还能好过皇家?
可康熙冷眼瞧着,那俩逆子看着金玉的眼神都很纯粹,没有丝毫旖旎,倒有点类似于长辈对晚辈的慈爱纵容。
确定自己没有看错后,康熙就觉得很有必要派人查查这个金玉格格了。
阿嚏~
正给太后跟德妃充当导游的金玉突然间打了个喷嚏,身上都有点凉凉的。
还被德妃训了几句,并强制性地让她披上了貂毛斗篷。
弄得她也以为自己过于注意风度而牺牲温度,得了来自于冬天的警告。哪知道是康熙爷过于机警,疑心十足,要来查她了呢?
否则她还得狠狠给自己点赞。
好在自曝够快、够彻底,祖宗爷才能及时布防,避免露馅儿。
从大门口一直到生辰宴现场,康熙一路行来一路瞧。见一应布景虽新奇,但其实花费不多,也没请什么朝臣。
还是雍亲王府一贯低调朴素的风格,他就不由颔首。
觉得老四虽有上进心,却难得不使许多鬼蜮伎俩,也不把心思都放在结交大臣上。
是个磊落的。
选择性遗忘他家四儿子这波几乎得罪了全部朝臣,每天参奏他的折子摞起来都有人高。就算遍发请柬,怕也请不来哪怕一个大臣的事实。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