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生:我的80年代 > 第106章 老王的人生高光时刻

我的书架

第106章 老王的人生高光时刻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06章 老王的人生高光时刻

正月十一。

城关,早饭点刚过,老大桥头。

一辆三轮子穿桥过街,戴顶草帽的高大青年,卖力蹬车,后斗里瘫着一白白净净的后生。

一路来到县印刷局门口。

“大爷,帮忙开个门,取货!”

李建昆掀掉草帽。

门卫大爷定眼一瞅,哟!大学生来了,就说看着不像收破烂的吧。

忙屁颠屁颠打开院门。

五百本书,说多不多,俩大麻布袋的事。

常主任领着顺利取到货,末了,扯住准备闪人的李建昆,笑呵呵道:“小李同志,有件事得跟你说一下。”

得,你说不说的,哥们都能猜到。

李建昆仍摆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是这样的,县里觉得你这点子非常好,但怎么说呢,书的内容不够全面,还有好多致富能手没记录,县宣传部的意思是,他们打算策划一本,大力宣传,不知道伱这边的意思?”

“好事啊,我百分之百支持!”

嚯!

这高级知识份子,果然一点就透,思想觉悟也高!

“那好那好,我代表县里谢谢你。”

常主任十分欣慰,脸上的笑容更甚,亲自将二人送出院门。

拖着几百斤,一路上李建昆和王山河轮班蹬,搞出满身大汗回到石头矶。

还没到王家门口,老远便瞅见屋檐下戳着一人,翘首以盼。

“诶~回了!”

王秉权扔掉半截烟,撒丫子奔过去,这回真如黑旋风一般。

两分钟后,王家堂屋里。

老王同志火急火燎找来一把剪刀,咔嚓咔嚓!

顶好的麻布袋,给他整个狗啃的洞。

“咚!”

剪刀落地。

一本崭新的白皮书,被老王拿在手上。

封面上赫然印着四个大字。

老王定眼打量,手指摩挲,泪花闪闪。

纯属激动的。

这四个字是:时代先锋!

乖乖!

听听这书名。

但凡一想到自己在这本书里,无比的荣耀,霎时斥满老王整个心头。

旁边还有三个小字:望海县。

不重要。

这好活自然源自李建昆,当初提出叫这个书名,常主任也有点吃不准,特地领着他去请示领导,李老师的口才那开玩笑?

说现在国家一切重点转移到经济上,作为本县搞活经济的先行者,叫时代先锋何错之有?

那叫一贴切!

领导没法反驳。

老王手指颤抖着,小心翼翼翻开封面,这书没有引言,开篇即内容。

第一章,第一个先锋人物:

王秉权!

页面上方,便是一张黑白照。

底下是人物介绍:王秉权,1938年生人,石头矶公社社员,经营社队企业:向阳农机修造厂,前进电器厂……

再下面,便是简略创业史,以及两则艰辛的创业故事。

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自脚跟升腾而起,直冲大脑。

轰鸣不止!

恍惚间,老王仿佛听见了那首“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他不知道,在后世,关于这个有说法,叫BGM。

老王就觉得,自己达到这辈子的最高光时刻!

开玩笑!

就眼前这种记录,他过去在哪里才见过?

那些记载伟人的书籍中!

<div class="contentadv"> “吧嗒!”

一滴眼泪掉落,老王吓一大跳,忙用袖管去拭擦,遂又将书拿到嘴边,使劲吹,呼呼!

李兰站在旁边,一辈子没见过丈夫这么金贵一件东西,包括她。

小王扶额道:“爸,有点出息行吗?”

“滚蛋!”

小王get不到老爹的情绪,李建昆大抵能懂,像老王这一代人,是吃着精神食粮熬过来的,荣耀在他们心中,有时胜过一切。

“建昆,把我排第一?”

老王好容易吹干书纸,侧过头,神情仍然激动。

“那我排别人?”李建昆打趣道。

“那叔不是白疼你了!”

老王哈哈大笑,举着书,有种想振臂高呼的冲动。

我老王也是上过书的人!

我老王是时代先锋!

偏偏他亲崽儿,一点不替老爹高兴,一心想着别的事,轰人道:“爸,你让让,别占空,我还得理一下。”

就指着这些书,在去京城没站稳脚跟前,恰饭。

老王神情大变,一把薅住麻袋口,仿佛别人要夺走自己的挚爱,紧张道:“你想干嘛?”

李建昆抢先解释道:“王叔,那么多人赞助,书印出来,得给人送去。”

老王眼珠子骨碌碌转着,多少人他写的,门清,这书多得很,道:“给我留一半!”

“爸,你有毛病啊,一样的书,你要这么多干嘛?”

小王急了。

“你懂个屁!”

老王一脸憧憬道:“我要给厂里所有人,一人发一本,让他们也瞅瞅,带回去给亲朋好友也瞅瞅,其他的……我留着送人。”

“不行!”

小王坚决不同意,你薅一半走,我喝西北风啊我。

老王懒得鸟他,看向货主,道:“建昆,你怎么说?我不是不赞助哈,你死活不要,现在书这么多,留一点我怎么了。我买成不?你开价!”

李建昆薅着脑壳,看向小王。

“不行!”

这钱赚的……它不舒坦。

跟直接要,有啥区别?

“你个臭小子,吃里扒外啊你!”

老王气得,奔厨房去,薅出一根擀面杖。

李兰和李建昆,忙冲上去拦下,不然真要上演“暴躁老爹胖揍缺心眼儿子”的戏码。

“王叔,你也别急,我给你留20本吧,县里说了,后面还要印,大批量印……”

李建昆这顿劝,算是取得成效。

好容易搞定老王,王山河麻利将书转移到自己房间,拿只红蓝相间的编织袋,装上满满一袋,往肩头吃力一扛。

房门锁死!

遂扯着李建昆,颠了。

“建昆,我现在信了,这书好卖!”

早说过,小王绝不是笨人,经他爹这么一闹,立马反应过来。

李建昆蹬着他的二八大杠,载着他,奔大金主,全县首富郭大明同志的地界而去。

“建昆,成本多少来着?”

“五块。”

“那我卖多少?”

“你自己看着办,我不管,卖多卖少都是你的。”

小王抱着包,一路合计,有些兴奋,又有点忐忑。

真讲起来,这算他人生头回,自负营收的买卖。

你说会亏本吗?

人家毕竟赞助过,硬要薅些走,其实也不好说什么不是。

那不就亏了?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