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103章 王珪起了歪心思

我的书架

第103章 王珪起了歪心思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03章 王珪起了歪心思
贞观五年,十一月十七日,辰时末,长安城东市。
秦明一行人吃过早饭,便步行朝着曦梦楼行去。
萧嫦曦和秦明走在前边,商量着一会儿到了曦梦楼,她想先带着梓君去查下账目。
杨梓君则是拉着萧清婉走在后边,也不知道两人在耳语什么,脸色都是红红的。
几人边走边聊,很快,就到了曦梦楼。
只不过让几人没想到的是,一大早曦梦楼,便已经有很多人在这里,坐着喝茶聊天了。
萧嫦曦看着大厅里,满满当当坐着喝茶的人,道:
“公子,没想到咱们茶楼的生意这么好。”
秦明见到此情景也有些惊讶,看来郭掌柜把茶楼打理得很好。
他笑着朝萧嫦曦点了点头道:
“嗯,确实不错,这样下去,估计很快咱们可能就要再开一家店了。”
秦明话音刚落,便见郭掌柜满面红光地走到了近前。
郭掌柜朝秦明行了一礼道:
“东家,您来了?”
秦明看着眼前容光焕发的老郭道:
“辛苦了你了,老郭,茶楼打理得很好,不错。我这次来是约了人来茶楼谈事,你安排一间雅室给我。”
郭掌柜闻言并没有骄傲,因为他知道茶楼生意之所以这么好,有很大一部分功劳都是东家在背后的指点。
他笑着朝秦明道:
“老夫不敢居功,是公子的主意好。公子的雅间我一直留着,您跟我来吧。”
说完,郭掌柜便带着秦明,上了楼进了雅间。
众人落座后,秦明便问道:
“老郭,最近这些日子,河间郡王府和月婵姑娘,是否来过茶楼查看账目?”
老郭闻言道:
“嗯,前天河间郡王府的丹阳郡主,还有月婵娘子,李家大娘子一起来过。”
秦明闻言这才想起来,之前好像是有说过每月初一十五来楼里查账。于是他便道:
“嗯,来过就好,你记得每月初一十五,河间郡王府、李府和咱们府上都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查账,到时候一定要招待好,不可怠慢了贵人。”
老郭赶忙点头应道:
“谢东家提醒,老夫会安排好的。”
萧嫦曦此时看了秦明一眼,秦明会意道:
“对了给你介绍下,我身边这位姓萧,她是我府上的大管家。”
“萧管家好。”
说完又指了指杨梓君和萧清婉道:
“这位是我的贴身丫鬟,你叫她萧姑娘就好,她旁边那位是杨姑娘,以后杨姑娘会负责茶楼的账目。”
几人互相认识后,秦明交代郭掌柜,等王珪侍中来了,直接带他来雅间就可以了,然后便让郭掌柜带着萧嫦曦和杨梓君去账房了。
清婉则留下来陪秦明聊天,一起等着王侍中的到来。
.....
时间差不多巳时末的时候,郭掌柜便带着两个人来到了雅间门口,
郭掌柜敲了敲房门道:
“东家,王使君到了。”
不大一会儿功夫,清婉便打开房门,将两位客人请了进来。
秦明望房门口,发现其中一人,正是昨天去秦府送信的王三,还有一位头发花白,留着长须的人,应该就是太原王氏在长安的话事人,王珪王使君了。
秦明起身朝两人行了一礼道:
“小子秦明,见过王使君。”
“见过三郎。”
王珪笑着回礼道:
“秦公子,不必多礼。”
秦明笑着起身招呼两人落座,很快便有侍女给两人倒了茶水。
秦明这边则是萧清婉和杨梓君在旁照顾茶水。
王珪仔细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轻人,心里也是暗赞,好一个俊俏的少年郎。
而且他没想到的是,这家曦梦楼居然也是他的产业。之前不是听说是河间郡王府的产业吗?
难道他和河间郡王有什么关系不成?
这样的话,想来自己是不能够强买强卖了,不然有可能会得罪皇室宗亲。
念及此,王珪便和秦明互相寒暄了几句。
然后端起茶喝了一口道:
“秦公子,老夫今日才知道,原来在长安城短短时间,便火遍长安的曦梦楼,也是贵府的产业。
再加上华夏蔬菜铺子,也是生意火爆。这让老夫也不得不佩服小友的经商之才。”
秦明闻言,放下茶杯道:
“王使君谬赞了,小子也只是在茶楼有些份子而已,大东家另有其人。”
王珪闻言心里确认了刚才的想法,此子果然和河间郡王有关系。
他见寒暄得也差不多了,于是主动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道:
“秦公子,老夫今日邀请你的目的,相信你也应该清楚吧?”
秦明闻言点了点头道:
“王使君,所说的可是冬天种植蔬菜的办法?”
王珪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接着道:
“秦公子,是明白人,老夫也不绕弯子。我们太原王氏,想跟你购买此法,秦公子开个价吧?”
秦明闻言,低头故作沉思,王珪也不催促,毕竟他已经猜到,秦明既然赴约,肯定是打算把办法卖于他的。
而且他也判断出,秦明可能跟河间郡王关系没有很亲近。不然他有河间郡王这个皇室宗亲做靠山,这么好的买卖,他肯定不会卖于别人。
于是他淡定地在旁边喝着茶水,等着秦明的答复。
萧清婉和杨梓君此时在一旁却有些紧张,她们两个是知道秦明的打算的。
此时见双方谈到关键点,都有些期待一会儿秦明的表现。
少顷,秦明抬头看着王珪道:
“小子对使君在昨日信中所言,很是钦佩,确实也只有太原王氏,得到这个方法之后,能让更多的百姓在冬天吃到蔬菜。”
“小子也愿意,把此法,卖于太原王氏这样有名望的家族。”
王珪听到这里,心情很是舒畅,他道:
“秦小友,真是深明大义,老夫佩服。不过小友,还是说说多少钱,肯出售此法给我太原王氏。”
说完,王珪笑眯眯地看着秦明,然后又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他觉得这茶实在太好喝了,一会儿得买几斤,带回府上慢慢喝。
秦明闻言笑道:
“小子,也不多要,只要太原王氏给小子二十万贯,小子便把此法卖于使君。”
噗...王珪闻言一口茶水喷到了地上,然后起身指着秦明怒道:
“二十万贯?秦小友莫不是要戏耍老夫不成?”
秦明笑着道:“使君息怒,您先坐,听小子给您算算账,您就明白,这个价格已经很低了。”
王珪闻言,坐回了椅子上,等着听秦明如何解释此事。
秦明笑道:
“不瞒使君,小子府上今年用此法,只种植了三十多亩蔬菜。
这也导致,蔬菜铺子那边现在限制每家的采买数量。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现在华夏铺子一天大概能卖一千多贯钱。一个月下来大概有四万贯的收入。
光长安城一个年差不多就能收入二十多万贯,不成问题。
如果扩大种植面积,那么收入肯定会更高。如果太原王氏得到此法,不仅可以在长安售卖蔬菜,还可以在大唐各地广泛种植蔬菜。这里边的利益不用小子多言了吧?”
王珪闻言陷入了沉思,他自然知道获得此法后,太原王氏能获得很大的利益,但一下子给出二十万贯,哪怕是他也很有压力。
与其这样,他倒不如安排人,潜到秦家庄看看,或者暗中收买一些庄户看看能不能获得此法。
想到这里他便朝着秦明道:
“照秦小友这么说,此法二十万贯,确实不贵,还请容老夫考虑一下,晚几天给您答复可好?”
秦明闻言,点了点头。

sitemap